禽畜糞堆肥推廣
06, Jul 2006 13:24
禽畜糞堆肥推廣簡訊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託發行 第四期 1999年5月
由『行政院農業委會』委託『中華民國養雞協會』及『中華民國綠色陣線協
會』共同辦理接受消費者委託檢驗,或不定期抽檢禽畜糞堆肥產品品質,並將
檢驗報告與堆肥相關研究報告集結出刊為『禽畜糞堆肥推廣簡訊』。本期簡訊內
容有:(1)合理化堆肥。(2)茶園有機農法栽培。(3)禽畜糞堆肥檢測報告。(4)
禽畜糞堆肥推廣中部座談會紀錄。(5) )禽畜糞堆肥推廣活動。
專題報導一: 合理化堆肥
吳東傑、楊灌園編撰
一、 施肥之合理化 要素有多有少,需要量較多的有
農作物從土壤中吸收的各種營養 氮、磷、鉀,這三者又稱之為肥料
三要素。由於三要素影響作物生產
及產品品質甚鉅,同時也佔施肥成
本之最大部份。因此,三要素肥料
之施用量、施用方法及使用肥料種
類之選擇,是作物肥培管理上重要
的課題。一般而言,短期作物(如葉
菜類)可依土壤分析測定來推荐肥料
要素用量,而長期作物(如果樹)尚
需做直體(葉片)分析診斷才能推
荐合理施肥量。
需要量較少的矽、鎂、鈣稱之為
次量要素,常因作物及土壤特性作
選擇性使用。依土壤反應測定結
果,在酸性土壤中使用含鈣、鎂之
石灰資材相當重要,唯一些嗜酸作
物如茶、鳳梨等,除在極強酸性土
壤(pH值4.5以下)外無須使用;
酸性稻田則需使用含矽之肥料,如
矽酸爐渣等。
需要量甚微小的鐵、錳、銅、鋅、
鉬、硼等為『微量要素』,一般土
壤中含量應可充分供應,但局部性
及地區性或有微量要素之缺乏情
形,一旦缺乏某種要素則影響作物
生育產量至大,次種微量要素之使
用就不能忽視,因需要量極微亦不
能任意施用,以免發生毒害或污染
土壤及地下水源。
各種要素需用與否即使用量之多
寡,均需仰賴土壤分析及植體(葉
片)營養診斷技術,各地區農業改
良場所及其他農業學術機構多年來
做了許多相關試驗研究,建立各種
作物之不同要素含量濃度等級資
料,以做為作物需肥診斷服務推荐
施肥之依據。
二、合理化施肥與永續土壤管理關係
合理化施肥主要是要配合作物之
營養需求,以期達到永續農業之發
展與維持農業生態之平衡‧而合理
化施肥系統的建立,便是要來確保
土壤品質、作物品質與環境品質之
永續土壤管理。以下幾項為合理化
施肥與永續土壤管理之概念:
1. 作物需求:考慮作物產量與作
物品質,並分析土壤理化性質
與植體葉部及果實營養,然後
定出合理之肥料施用量。
2. 估算土壤有效氮肥之收支平
衡:施用化肥或有機肥後,估
算經由植體吸收、淋洗流失、
沖蝕流失與氮揮發散失的有效
氮肥量。然後估算植體中氮含
量以及土壤中氮含量與潛在污
染量,並將作物產量與氮肥之
施用量作成關係圖,找出最適
施肥量。
3. 施肥與土壤作物及環境品質關
係:
1) 土壤肥力分析與施肥策略:
現場採樣
土壤肥↗ |→ 施肥
力問題↘ 推荐
實驗室分析
2) 台灣地區土壤之間問題與對策:
問題
|
對策
|
強酸性土壤
|
施用石灰或選擇作物
|
鹽害性之土壤
|
洗鹽或選擇耐鹽作物
|
土壤之沖蝕
|
土壤保育措施
|
排水不良
|
排水設施與管理技術
|
土壤壓實
|
耕犛與管理
|
土壤污染
|
整治與管理
|
3) 土壤品質之定義與土壤品質
指標因子:
(1)土壤品質之定義:
a.土壤之生產力。
b.對環境品質之影響。
c.對作物、動物及人體健
康之影響。
(2)土壤品質指標因子:
a.土壤物理性質:
a)土壤質地等級。
b)容積比重。
c)有效水份含量。
d)團粒穩定性。
e)水份、養分、根穿透
性、滲濾、土壤沖蝕、
土壤穩定與土壤構
造等。
b.土壤化學性質:
a)土壤pH值。
b)導電度(EC)。
c)有機碳含量。
d)有效氮磷鉀含量。
e)有效微量元素含量
(銅、鋅)
c.土壤生物性質:
a)可礦化氮含量。
b)生質量(biomass)。
c)土壤呼吸量。
d)蚯蚓數量。
e)作物產量。
土壤生物性質與微生物
之活性、含量、碳氮含
量、土壤有機物之管理
及土壤呼機等有關。
4) 永續土壤管理之重要性:永
續土壤管理→永續農業→永
續土地管理→永續資源管理
→永續發展。
5) 確保土壤品質、作物品質及
環境(地下水)品質之永續土
壤管理策略。
三、相關配合措施
除上述內容簡介之外,合理化施肥
也應包括其他土壤料技術之綜合
應用,以達到提高產量與品質,並
維護農田土壤永續生產力之目標,
因此合理化施肥應配合下列措施:
1. 有機肥料使用推廣:在高經濟
價值作物常需使用有機質肥料
以提高產品品質;而土地利用
型的糧食作物,則可利用農地
休閒期種植綠肥作物,以增進
土地生產力。因有機肥料種類
甚多,包括木屑堆肥、樹皮堆
肥、禽蓄糞堆肥、豆粕類及綠
肥等,其肥效係依其所含有機
直在土壤中經微生物分解礦化
釋出之養分要素而異,固有機
肥料之施用應依其碳氮比來預
估礦化率及可釋出養分之要素
量,來決定施用量。又連續使
用有機肥料後,除當其作物
所施有機肥料之可礦化量外,
前期土壤中有機質之可礦化量
亦要評估,才能確實明瞭可由
有機質肥料供給之要素量。有
機肥料一般可與化學肥料配合
使用,並將有機肥料可釋出之
要素量來扣抵化學肥料用量,
才府合理施肥的目標。
2. 微生物肥料的應用:開發利用
土壤有益微生物,以提高土壤
營養元素之供應及有效性,或
增加對病蟲害之抵抗性,減少
化學肥料及農藥之使用。目前
已推廣應用者有毛(大)豆接種
固氮根瘤菌、洋香瓜苗接種菌
根菌,已具有相當成效。
3. 其他如施肥機之開發:節省施
肥工資,並將肥料施入表土之
下,減少肥料損失,提高肥料
效率,如水稻插秧艱深層施肥
機之推廣。地區性問題之土壤
改良,如強酸性土壤施用石灰
資材來矯正酸度,已提高肥料
效率及生產力;壓實及硬盤層
土壤深耕改良或根域環境改善
以增進地力等。
四、結語
施肥是提高農產品產量持品質之
有效方法,惟所需肥料種類、用量、
使用方法應配合作物類別、栽培管
理及土壤永續管理等應用科學之診
斷技術來推荐肥料施用量,這樣才
能達到合理化施肥的目的,並減少
肥料對環境所產生之衝擊。
(本文取材自農委會與農林廳編印之『合理化施肥推廣手冊1』與台大
陳尊賢教授之『土壤特性、合理化
施肥策略與永續土壤管理』文章)
專題報導二:查原有雞農法栽培
張山蔚國立嘉義技術學院農藝系
一、 現階段查原有機栽培實施基準
(資料來源:農林廳)
1.環境條件:茶園無土壤、空氣及
水污染之問題。
2.雜草控制:
1) 以人工、機械除草,不使用殺
草劑。
2) 利用敷蓋方式或間作綠肥,控
制雜草發生。
3.肥培管理:
1) 不施用化學肥料。
2) 完全施用有機質肥料,其施用
量一土壤肥力及茶樹需要量計
算使用。
4.病蟲害防制:
1) 茶芽生長期間,不使用化學農
藥,以非農藥防制方式防治
病蟲害。
2) 茶菁採收後至夏季查萌芽前,
依照『植物保護手冊』之防治
方法處理。
二、 品種選擇(資料來源:茶葉改良
場)
青心烏龍為日據時代選出之四大名
種之一,以品質而言,本品種最適
合做為有機栽培,但本品種抗蟲能
力較差,在採完全不噴灑農藥之植
物保護管理方法下,不易進行純有
機之栽培,且本品種對枝枯病之抵
抗性差又不耐旱是其栽培上之缺點
。根據一般栽培經驗及茶改良場在
79及80二個年度,於南投縣鹿谷
鄉茶改良場凍頂工作站比較青心烏
龍、台茶十二號及台茶十三號以有
機農法栽培之品種適應性,在採完
全不噴灑農藥管理方式下,以台茶
十二號(金萱)最佳,台茶十二號
樹是旺盛,樹冠大,有極良好之冠群
遮注射往茶樹行間之光線,以抑制
雜草生長,且本品種成園迅速,有
利雜草之非農藥防治,此外本品種
根系深,耐旱力強,為有利水資源
之經濟利用。
三、 雜草防治
為解決茶園雜草可種植黑麥、魯
冰、百喜草或敷蓋花生殼、甘蔗皮,
擴大樹冠之自然遮蔭,並配合人工
除草、中耕除草方式來防治雜草。
四、 肥培管理(資料來源:茶改場)
茶因為是採收生葉的作物,對氮素
之需求較多,因此由化學的肥培管
理改為有機肥培管理時,對有機肥
料的使用需以能供應生長所需之總
氮量為考慮。台茶12號品種每公
頃的氮肥需要量根據試驗結果為
480公斤。
基於雞糞有機肥及豆粕肥效較為迅
速,且施用雞糞有機肥較有改善土
壤肥力之效果,而豆粕類有機肥則
屬肥料成份型之有機肥,故二者搭
配使用,於茶樹休眠期,成木茶園
每公頃施用12噸雞糞有機肥加2
頓豆粕;另以2噸豆粕類有機肥於
第二季夏茶採收後施用做為秋冬茶
之追肥使用,此一有機肥料使用量
暫被推荐為茶園純有機農法肥培管
理之模式。